从年发布的柔宇柔派开始算起,折叠屏手机步入量产阶段已经将近3年了。过去的几年时间里,虽然柔宇、三星、华为、摩托罗拉等品牌一直保持着产品更新,但折叠屏手机距离普及这两个字依旧相距甚远。就像超级跑车一样,很多人都听说过,日常生活中却难得一见。
发布会开始前,对于小米折叠屏手机,我所期待的点主要有两个,其一是售价,另外一个是软硬件体验。价格大家应该都知道了,元的起售价相对三星GalaxyZFold以及华为MateX,显得更接地气一些。
将价格拉下来之后,它距离能否成为「年轻人的第一台折叠屏手机」,可能就差使用体验了。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聊一聊,作为小米的第一款折叠屏手机,小米MIXFOLD实际用起来到底怎么样,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比较有价值的参考。
更舒服的大屏体验,特别的铰链设计
以产品形态来划分,目前市面上在售的折叠屏手机有左右翻折和上下翻折两类,其中左右翻折又细分为外折和内折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案设计。有关外折和内折方案的优劣,之前我们也在相关文章中做过介绍。简单来说,材料科学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情况下,内折方案相对更「务实」。
年发布的MIXAlpha上,小米多少走过一些弯路,事实证明,想要将理想带到现实的前提,是不能脱离现实。所以小米MIXFOLD最终敲定内折方案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相当于内屏先天自带保护结构,无需担心使用过程中出现「额外」磨损情况。
由于采用了内折设计,它也同样拥有一块外屏。和华为MateX或者三星GalaxyZFold不同,小米将MIXFOLD的外屏比例做成了7∶9,看上去非常狭长。这也意味着,纵向握持手机时,很难完成单手操作。实际用起来,其能提供足够宽广的横向视野,不过纵向内容显示会有一定压缩。
规格参数方面,小米MIXFOLD外屏尺寸为6.5英寸,AMOLED材质,50x分辨率,nit峰值亮度,拥有90Hz刷新率以及Hz触控采样率,支持原色屏、HDR10+显示以及DolbyVISION杜比视界。之所以将外屏做成7∶9,主要是为了内屏能够提供更好的观看体验。
将小米MIXFOLD完全展开之后,它的内屏比例刚好是大家比较熟悉的4∶3,无论纵向还是横向使用,内容显示都相对更加集中,一眼就能捕捉到所有想要看到的关键信息。此外,MIXFOLD的内屏尺寸达到了8.01英寸,和很多小尺寸平板相当。
大屏所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无论阅读文字还是看视频都更爽。而在游戏场景下,足够大的屏幕尺寸配合4∶3屏幕比列,以往平板上才能获得的宽广视野,小米MIXFOLD也同样能够提供,对于游戏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内屏素质同样不错,分辨率为×(K级别),峰值亮度可以达到nit,支持全链路HDR10+、DCI-P3色域、10.7亿色显示以及DolbyVISION杜比视界,也带来了MEMC动态补偿。稍有遗憾的地方在于,其刷新率依旧维持在了60Hz,左右滑动时没有外屏来得那么跟手。
内外屏切换逻辑和很多同类产品类似,手机会根据当前开合状态自动在对应屏幕上进行显示,能提供近乎无缝衔接的观看体验。使用寿命上,小米称MIXFOLD做了0万次常温动态弯折测试以及万次常温极限弯折测试,耐用性无需担心。
MIXFOLD的铰链结构和翻折感受也和其它折叠屏手机有着很大区别。具体来讲,它采用了很特别的U型铰链,内部包含三组轨迹机构和两组同步机构。展开屏幕大致经过两个过程,夹角处于40度到50度时,铰链会提供一个「弹力」,以便快速打开屏幕;超过10度能明显感觉到阻尼增加。
而在屏幕接近度纯平状态前,则会有一个由于齿轮咬合所带来的顿挫感。和屏幕一样,铰链也经过了0万次可靠性弯折测试以及万次极限弯折测试。正常使用的情况下,耐性用方面应该没啥问题。
不过小米MIXFOLD的内屏贴合度控制一般,闭合状态下能会有比较明显的空隙存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多加小心,以免异物损伤屏幕。另外,无论哪家厂商,至少现阶段还无法在量产机型上做到完全无折痕,如果你想要入手折叠屏手机,可能提前得有一些心理准备。
指纹方案采用了和小米11青春版类似的侧边电源/指纹二合一设计,实际解锁速度以及识别准确率都很稳。同时,由于按键表面做了圆滑处理,如果事先不了解,其实不太容易注意到这枚按键同时还扮演着指纹识别的角色,很好保证了中框完整性。
小米的折叠屏手机,有哪些不一样的应用?
无论哪类产品,从诞生之初到走向成熟,都是软硬件能力相辅相成的结果,而想要被更多用户所接受,核心之处就在于是否能够带来效率提升。
自折叠屏手机被推向市场,其实就一直伴随着质疑声。尽管它有着比常规手机更大的屏幕尺寸,但如果只是停留在「大视野」这一步,显然无法说服大家为其买单。
所以你会发现,厂商们近一两年开始将更多精力放到折叠屏手机的应用生态建设上,加快推进应用适配的同时,也在尝试商务办公的可能性。
小米MIXFOLD给我的整体印象就是高效,这在掌上PC模式下有着非常直观的体现。横屏三指左滑进入掌上PC模式后你会发现,它的界面显示方式和PC有着很高的相似度,不过操作逻辑则针对触控屏做了改进优化。
默认条件下,文件管理、浏览器、相册、电子邮件、笔记等办公场景使用频率较高的系统应用图标会直接显示在桌面上,而其它应用则统一收纳到了左下角的「开始菜单」中。当然,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手动对图标位置进行调节。
手机顶部下拉菜单也被调整到了屏幕下方,常用设置开关则分布于屏幕左下角和右下角,仅用两个拇指便可以完成大多数常规触控操作,很好解决了屏幕尺寸变得对操控体验所带来的影响。
提升显示以及操控性之外,小米同时跟进了相关配套软硬件应用。以Excel表格为例,打开之后,桌面底部任务栏会自动隐藏,此时表格内容能够完整填充小米MIXFOLD的整个屏幕。并且,由于它的键盘针对大屏设备做成了分离式设计,在手机上编辑内容还是挺方便的。
针对开会场景,小米这次还在MIXFOLD上新增了AI会议助手功能。这项功能直接做到了笔记应用中,包括中英文互译、长语音转文字、会议模式三种选项。值得一提的是,开启会议模式最多可以进行4个人声纹识别,手机可以自动将对应说话人的语音分离出来,以便后期进行素材整理。
除了以上我们提到的这些,小米MIXFOLD还有很多便捷功能。比如,分屏状态下,你可以直接跨应用拖拽图片,相比常规操作,相当于省去了先保存再上传这两个操作步骤。另外,它也同样支持平行窗口显示,能够将同一个app内容进行分屏显示,很适合购物场景。
不过并非所有应用都可以进行平行窗口显示。根据官方公布的信息,包括学习强国、知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9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