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的治疗医院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1150136625383418&wfr=spider&for=pc
预拌混凝土是实现建筑工业化的一项重要改革,原材料外购为主,产品出厂状态是以混凝土拌合物形式,生产与施工各自独立,导致质量问题层出不穷,纠纷不断。行业产业链上下游“各扫门前雪”、“各说各理”和“委屈难述”!为突破面临困境,推进产业链各方摒弃成见、恪尽职守、包容共生、提升质量、健康发展。(国家)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中国散装水泥推广发展协会混凝土专业委员会于年11月15-18日在湖南长沙召开“在困境中突围——第十七届全国商品混凝土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商品混凝土年会”(点击标题查阅会议详情),会议期间同步举办了“预拌混凝土产业链融合主题沙龙”,沙龙聚集混凝土产业链各方代表:水泥、砂石骨料、外加剂、预拌混凝土、监理质检、施工单位汇聚一堂,畅怀交流!本次沙龙活动采取现场大屏互动和代表扫码交流方式,所有代表均可参与沙龙线上交流及与嘉宾互动模式。
李玉琳高级工程师做为监理质检行业嘉宾出席了预拌混凝土产业链融合主题沙龙,针对混凝土、外加剂、施工、监理质检等问题做了答疑,并在会后做了答疑汇总,接下来为大家带来李玉琳高工的精彩分享:
1.絮凝剂对混凝土有那些危害?如何避免?答:如果供应给你的骨料里面残有过多絮凝剂应该是供应厂家生产过程不规范或是不负责任的结果,对于骨料产品中含有过量的絮凝剂属于不合格品。原因是絮凝剂应该是沉淀污水即洗骨料后的“污水”用的一种材料,规范的生产是不会混进到骨料中的。由于价格等原因不同的絮凝剂有不一样的状态,作为厂家应该告知使用的是阴离子型还是阳离子型或飞非离子型。有的应避免使用,一般这些材料与水混合后会具有很强的吸附性质,从而会影响流动度甚至对强度也有所降低的影响,这些都应该降低掺量使用。对于骨料里残存过量的要在配合比对应进行必要的调整,如提高水泥用量和提高外加剂的适应性以及掺量。一般絮凝剂与水混合后偏碱性或碱性,所以对聚羧酸外加剂影响会大些。由于受区域性影响,骨料的某些性质是不一样的,如我国泥粉由西北向东南呈碱性向酸性过度,且还有电泳效应,这样任何一种对应的“处理用”的材料基本是单一的,不存在“万能的”调节剂,况且使用“掩盖式”方法处理问题不是技术人员的正确选择,因为混凝土拌合物虽然重要,但是问题并没有解决硬化后的“问题”,有可能还会带来“后患”。水泥基混凝土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结构性的材料,所以保证拌合物的稳定性是第一位的,加强使用过程中的原材料的复试和拌合物的试拌是质量控制制体系的关键,适应与不适应,稳定与不稳定都是使用者的责任,因为混凝土的生产质量也是建筑结构质量终身负责的一方。也就是说一旦结构出现了问题,不会有任何一个材料提供者为你去承担责任的。
2.降低碳排放直接在水泥磨多掺优质混合材就可行。搅拌站多用掺合料,胶凝材减少,如何确保混凝土的均质性、耐久性等?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添加污水会影响混凝土强度吗?答:这是多个不同的问题。水泥生产过程中掺加的混合材的品种和量是按照水泥品种而定的,从匀质性讲水泥厂掺加最好。对于搅拌站生产过程中掺加的具有一定活性的掺合料除了要考虑掺加量对拌合物的和易性以及强度、耐久性等因素的影响外,其匀质性是关键的因素,使用的材料品种越多(包括细骨料)的其匀质性就更重要。以一般双卧轴搅拌机的构造,其两轴之间一直存在着一个搅拌的盲区(螺旋带和螺旋轴不存在),只有搅拌的拌合物流动性大于mm以上且搅拌时间大于60s时才具有有效性,所以搅拌工艺要以其材料性质予以决定;关于使用回收水(非污水)问题,即使是沉淀后的清水,PH值也是呈碱性的,这样的水对外加剂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掺加多少全由搅拌站自己根据所用材料以及比例和硬化后的强度数据来决定。
3.目前混凝土质量目前是生产掌握在操作员手里、施工掌握在农民工手里…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答:作为搅拌站生产混凝土的质量控制第一责任人就是搅拌机操作员,这个岗位的人员应该监督检查控制每一盘的混凝土拌合物状态,一般讲各种材料计量都可以做到相对的准确,只有水会因材料的含水一直处于不稳定和不确定状态,造成拌合物的质量稳定差,虽然也有在生产过程中对材料含水的检测,但针对每一盘或每一盘中的材料的含水都不是定值(发达国家是在线检测含水的传感器来控制),一般可以给操作员一定的“权限”,可以根据拌合物的状态对含水数据进行一定范围的调整,采取下一盘对前一盘负责,最后一盘对整车负责的方法。关于对拌合物的判断有一个出机后观察状态的“观察板”,我们使用近十年了效果还是不错的。意思就是混凝土质量是全员负责,而不仅是技术的单一责任。
4.混凝土墙、柱结构的碳化深度一般远高于梁的碳化深度,大多是由于墙、柱拆模过早又养护不足造成的,如何能让施工单位把混凝土当亲生的来养?
答:我们讲的“碳化”即酚酞滴入不显色厚度并非全是实际意义上的碳化即析出的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形成的碳酸钙层,而还有其他掺合料掺加后所形成的中性层,虽然水胶比小,但是水与水泥的比值是偏大的,同时针对竖向构件的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其拌合物的水分会向亲水材料的模板方向迁移,造成表面的水灰比偏大和不密实,而影响“碳化”值偏大,当然还有因振捣棒属于内置式的振捣器,在一定时间内不可能将混凝土中的空气或气泡由模板表面有效排出,这些都是形成“碳化”值偏大的因素。至于养护的有效与否也是具有足够的潮湿养护时才具有一定的益处。针对具体如何操作应该从上面的多个因素去分别要求,自己的配合比和拌合物质量由搅拌站负责,属于施工需要注意的问题建议采取每一单混凝土拌合物使用说明书的形式进行沟通。因为有些材料会对硬化后的结构表面的中性层增加,按照水化物是矿渣粉法----粉煤灰----石灰石粉。具体的影响还要以自己使用的材料对结构后续的影响结果为准的。
5.砼公司提供合格产品,还要管施工?砼公司在施工现场有这个权力?民工会听?这样每个工地必须安排一个旁站,这样太难了吧!目前搅拌站普遍存在的阴阳配合比现象,俗语说存在即是合理,可这种合理毕竟很大程度上属于一种投机取巧,那如何避免或者有没有必要避免?如何与质检及监理单位解释沟通?答:关于阴阳配合比一事我已在年会上将来龙去脉讲清楚了,这里就不进行说明了。由于不同搅拌站的质量控制体系的控制水平不同,对于每一单混凝土的任务所配制的混凝土拌合物,使用的材料的比例和特性都应该是有针对性和足够保证性的,对于拌合物的使用者应该注意哪些环节?或是操作要点是什么都应该有所说明,如浇筑、振捣、养护等。针对每一单任务的合同内容的签约可以将双方的责权利约定的很详细,因为合同本身就是双刃剑,而且合同时受法律保护的。另从现在普遍提出的服务性的功能,由于提供混凝土材料的搅拌站对施工使用企业就是“上道”工序,第一自身质量要保证负责,也有责任告知下道工序使用混凝土材料的注意问题,尤其是材料的某些的特性性质和使用的量,使之形成一个质量共同保证体。
6.工程设计单位在设计图纸中所设计的混凝土坍落度与实际施工单位要求的施工坍落度差异引发了施工单位和商混站之间的争议与纠纷也越来越多。商混站因混凝土坍落度问题夹在设计、监理、施工单位的夹缝中怎样才能生存?答:由于预拌混凝土属于一种具有商品属性的材料或是中间性的产品,供需合同中的条款内容的约定就是十分关键的,尤其是技术指标或是要求,需要者因需要而提出,该需要一定是以保证自身施工使用满足施工工艺基本要求为前提的,由于共同对业主负责,所以设计的指数要求又是保证结构使用寿命期的根本要求。搅拌站所有能供应市场的混凝土材料其配合比的比例值,也一定是先经过对使用材料的各个参数的充分掌握后,再经过拌合物的试拌且都满足预先指标后,再经过不同龄期、不同养护条件后的试件强度的数据统计后,同时考虑一定的富余系数后而确定的。也就是说只有拌合物的质量或指标都可以满足预先要求后才会进行后续的硬化后的试验项目的。以此,在做混凝土交接验收的过程中不能仅做数量的确认,还应该有对拌合物的质量验收的要求的必要性。这也是一种混凝土拌合物质量责任的转移。原因很简单,拌合物质量不合格属于生产方的问题,验收使用与不使用属于施工使用方的权力和责任。合同是双刃剑,约束合同的双方,同时也受法律保护的双方。
7.如何看待当今外加剂市场使用的多种多功能性外加剂?答:针对这个问题既复杂又很简单。由于材料供应过程中的不稳定或是搅拌站生产技术管理过程不严谨等所带来的一些拌合物的“问题”,有些人看到了商机,前面已经说过,属于材料问题而使用的掩盖式的处理方式不是负责任的,因为只是将某些状态“改观”而已,如果材料始终稳定是可以采取一些能负责任的“辅助”材料来处理的,前提一定是有足够的试验数据的支持,如硬化后的力学和耐久性的指标等。由于质量终身负责有搅拌站一方,没有任何材料供应的责任方,所以使用方就要掌握所有对应的参数指数,至少要找“辅助”材料提供方提供必要的合格证、检测证明、质量保证承诺书。就如同搅拌站需要提供质量承诺书给施工方一样。
8.倡导砂石骨料高品质,但在实际应用中恰恰相反,砂石骨料质量多变,谈不上高品质,请分析出现的这种现象?答:我国一直将砂石供应认定是地方性的材料(含有随意性),虽然混凝土中必须使用,但是现代时期的结构用混凝土中的骨料已不在是简单的骨架作用了,而应该是保证混凝土硬化后体积稳定性的关键材料。从各个方面的信息和实际都已知道骨料的性质和参数不但对结构设计有着很重要的保证,如不同结构的形式、强度等级、耐久性指标(至少是与钢筋共同工作的条件、碳化、抗冻等)等等,同时对于施工也有着相当关键的作用,如施工工艺的方式方法、可泵性等等。由于供需方面的不平衡,使得买方的权力得不到保证,也没有像发达国家的材料供应是以诚信为第一而向市场提供合格的材料,因为各种材料都有对应的产品标准约束。其实市场上也有很多合格的骨料供应的,如国家重点工程用的,虽然价格贵,但是优质价高是符合市场规则的。往往都是因为付款的“违章”或是找垫资的,使得真正的使用者对提供的骨料的品质提出“过多”质疑或是拒用,因为你没有花钱买,是别人在替你用现金买材料。于是这些能提供现金的“物流”人就不会始终按照要求去采购已经确定的那些材料了,“张冠李戴”或“滥竽充数”就会比比皆是。我在年会上说,既然有砂石协会是否应该从管理层去要求,绿色生产虽然重要,但是产品质量应该更重要,因为资源是有限的,有些是不可再生的,粗制滥造的产品材料一定是更严重的资源浪费,如本是一个资源严重匮乏的国家,人家的方针就是从原材料的质量保证来保证,严格规定生产质量的供应,各个社会团体和制定的标准在具有完全可行性的前提下,严格把控供应市场使用,尤其是现在“热门”再生骨料有更加严格的使用规定。机制砂本身只是一种加工的形式而已,其质量除了与工艺设计合理和保证有关外,进行破碎加工的“母岩”就是更关键的原料,现在有些加工骨料的企业打着机制砂生产的牌子,将一些不知材料性质或是不能做混凝土结构用的材料,进行破碎,用尾矿砂的牌子供应市场,于是一些“垃圾”类的材料就都混到里面了,如碎砖、碎瓷砖、风化的表皮石等等,甚至还会混进一些钢渣类的危险东西。面对很难用规范管理的不规范的供应市场,首先搅拌站一定要先在采购合同中明确技术参数的要求,首先约定供应商的供应行为,其次做好进站验收环节的目测检查,同时做好有序的堆放,保证使用间铲车上料的条理性和规范性,这个进场验收环节要用台账记录的形式,以利做到可以溯源的效果,同时也是证明所进的材料是否都做了对应的记录,这是搅拌站的源头。由于每种材料都具有对应的性质和参数数据,所以也是给试验复试环节提供原始数据的依据。因为多变的材料一定要有对应的复试数据的支持来进行配合比的调整。从保证体系就是进场台账支持复试台账,复试台账支持配合比调整,调整台账的落实才是对客户要求保证的负责。
9.机制砂MB值试验,不同厂家的亚甲基蓝,测出来的结果差异比较大(2和5的差距),如何与标准规定的MB1.4对应比较?还是有标准的亚甲基蓝厂家?答:亚甲蓝是一种标准的试剂,不应出现你说的问题,是否是你操作的过程控制出现了偏差,尤其是色晕的确定是一个观察指标,很难量化。由于泥粉具有一定的吸附性,当用亚甲蓝滴入后MB值大于1.4时只是说明里面的混浊物泥粉偏多,在使用时需要控制颗粒小于0.毫米的含量的,至于泥粉偏多具体量或是与其他粉体材料的比例是多少并不能区分,这还需要在使用外加剂时以拌合物的状态进行必要的调整,同时包括力学性能与耐久性能指标。
10.施工方一味追求“自流平,大流动度……混凝土”并且对于浇筑完毕的混凝土未进行湿养护,如何看待此类现象?答:大流动性的拌合物和自密实或是自流平的混凝土是不一样的技术要求的。仅针对现在普遍要求的大流动性的混凝土,很多都是片面追求了流动性,而忽视了和易性的其他指标要求。所以流动性大的拌合物是由那些材料起主导作用的还是需要具体分析的,并非仅是养护需要注意就可以的单一问题。所有的养护主要指硬化后的结构要求,而混凝土容易出现“问题”有可能是在养护之前的塑性阶段或是硬化后的时间里。养护是一个环节或是过程,是需要有对应的工艺设计方案的,不是简单的湿度保证问题。当然拌合物流动性越大后面的收缩也会大,硬化后的结构具体如何进行养护一定要进行综合的考虑。
11.较大水泥颗粒的长时间持续水化对混凝土耐久性、细微裂缝修复都有一定作用,水泥过细对于混凝土耐久性方面是否不利?虽然添加超细惰性粉料降低了水加热。答:水泥基混凝土的强度贡献,水泥水化物质的提供是主要的。烧制熟料的温度控制可以得到几种矿组分的不同比例,其中C2S的水化迟于C3S,也可以说是后期在有一定和足够的条件下水化物质产生的组分,所以相对比例不宜过少。同时水泥颗粒水化也是由外向内逐渐进行的,一般水化速度相对比较慢,所以水泥熟料的磨细过程中是需要有颗粒间的级配要求的。这样对于所谓的混凝土裂缝(裂缝宽度相对很细小的)后期有自愈的能力也是有一定前提条件的,包括熟料内部自身和外部环境因素等。但是有一点就是如果水泥熟料总体颗粒比较细,或是水化很“充分”时,不但会造成早期水化热值大和易收缩,同时后期强度增长的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自然也不会有给掺合料后期提供“激发活力”的动力了。
12.请教智慧化解决方案在试验室配合比设计环节的趋势和前景?答:任何一个配合比值的比例一定是以使用的材料的实时性质参数为基准的,当材料复试的参数数据发生变化或是波动时,必须要有对应的调整,一般讲,不会有仅能通过计算就可以的合适的配合比,何况我国使用的各种原材料始终存在着不稳定性。智慧是指思想思考等以人为主要基能的过程,所以主要应该体现在管理上,而这个管理并非仅是名词的说说而已。我在96年也曾设计过配合比的计算机管理,输入数据可以自动给出配合比数值,但是需要大量数据库的基础支持。更重要的还是材料供应过程的诚信与相对的稳定性的保证。任何一个配合比的设计或是发出使用并不难,难的是拌合物提供过程的稳定性(还是受材料的制约),所以调整配合比才是关键,也是保证,这也是主管部门检查能溯源的关键依据。
13.骨料为什么没有监管部门?答:这个问题我在前面已经说过了。材料质量虽然受市场因素的影响和约束,但是针对中国的管理模式,所有对应的管理部门,只要能有所作为,真正抓住质量是百年大计的宗旨,应该是可以有所转变现状的。也希望呼吁主管部门,如协会,虽然属于民间团体组织,但是有一定的话语权和建议权。以前骨料属于地材不受重视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