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字中,“炮”这个字在古代是石字旁,最早写作“砲”,代表的是投石车。后来中国发明了火药,并把火药用于军事,用火药发射石头和铁块,“砲”字才成为火字旁。
就算是用火药发射,早期的火炮打出的弹药也是实心的,要么是石球,要么是铁疙瘩,跟投石机扔石头没什么根本区别。实心炮弹用炮弹的势能攻击敌人,早期唯一的功能就是拿来攻城。
后来西方人发明了开花炮弹,一下子让炮的杀伤力大增。从开花炮弹普及开始,人类的各种“弹”都会爆炸,但是美国人在上世纪突然开始“复古”,在60年代再次大量使用“水泥炸弹”,用来在军队训练中投掷。
美军的“水泥炸弹”虽然不是纯粹用水泥浇筑的,但是其内部填充着水泥,不会爆炸,其实已经跟一颗大铁球或者大石头没什么差别。
美军的“水泥炸弹”刚开始没有激起什么水花,但是到了21世纪突然成为一种新武器,在反恐战争中大显神威。美国人的“水泥炸弹”吸引了很多军迷的目光,美军为什么用水泥弹训练?这种武器的杀伤力大吗?它在战场上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一、飞机扔炸弹,就是从石头开始
人们一提起“轰炸”这个词,自然会想起飞机向地面丢下的炸弹,但是在飞机发明的早期,丢石头,丢钉子,甚至丢大小便的行为都曾出现。美国人从飞机上扔水泥炸弹,一扔就是半个世纪,但其实从天上扔石头这一行为,中国人才最有经验。
民国初年军阀混战的时候,四川军阀刘湘从国外买了几台老旧的飞机。这些飞机都是欧洲淘汰下来的双翼飞机,本来还能扔个炸弹,但是刘湘舍不得买炸弹,于是直接往飞机上装石头。刘湘的飞机曾在战场上方空投“石板”当炸弹,丢在敌人指挥部头上。
如果是两军在战场上厮杀,刘湘的川军飞机就会装上整整两麻袋石头,扔到敌人头上。杀伤力先不提,起码震慑力还是很大的。
而美军开始扔“水泥弹”比刘湘晚了近半个世纪,美军在年代开始用“水泥弹”代替模型炸弹,本来是为了缩减军训成本。
“水泥弹”在平时训练中广泛使用,此举不仅提高训练质量,而且降低成本。美军飞行员在训练中投掷的炸弹不装弹头,有些彻底就是个铁壳模型。这个模型的重量不能太轻,不然无法模拟真实炸弹的下落过程,无法训练投掷时间,观察投掷落点,训练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丢真炸弹还是比较贵的,所以美国人在60年代直接选择用水泥替代炸弹里的炸药,大大降低了飞行训练成本。在整个20世纪,不光美军,全世界很多国家的空军都用水泥弹训练,中国也不例外,甚至有的国家曾用水泥炸弹打仗。
二、水泥炸弹的进化史
年,英国和阿根廷在南大西洋的马岛发生战争,阿根廷本来是主场作战,空军和海军对远道而来的英军进行围堵。阿根廷空军用飞鱼导弹重创英军,击沉了英军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一战成名。
但是谢菲尔德沉没后,英国警告西方国家不许跟阿根廷军售,西方国家不敢不给“大英帝国”面子,压住了阿根廷的军火贸易,导致阿根廷空军后来无弹可用。
阿根廷空军很有血性,直接拿出了训练用的水泥炸弹,用复古的“俯冲轰炸”方式轰炸英国军舰,不可谓不悲壮。
水泥弹没有爆炸部,只能这样使用才有点杀伤力。水泥炸弹上战场本是山穷水尽时的无奈之举,但是随着战争形态的变化,水泥炸弹开始在一些特殊战斗里出场。
水泥炸弹的第二春发生在跟“制导炸弹”结合之后。“制导炸弹”的历史悠久,二战时期的德国人就开始使用它轰炸桥梁,但它真正大放异彩是在“越南战争”里。美军在越南战争里广泛使用制导炸弹破坏越南的交通要道,例如山间公路或者桥梁,效果很棒。
在20世纪末,冷战结束,美国人的敌人苏联不复存在,美国开始在武器装备上转变思路,走“巧”的路线。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地区冲突,代理人战争。美国人此时遇到了新的问题——武器威力太大,造成不必要的破坏损伤,为军队背负上巨大的道德负担。
我们常在新闻上看医院,学校,平民区,其实这并不是美国人想滥杀无辜,而是恐怖分子就躲在这里,以平民甚至妇女儿童为挡箭牌。美军曾开发过小当量的炸弹,精确制导轰炸敌人,但还是难免误伤无辜。
最后,美军提出了“无火药炸弹”概念,水泥弹就是无火药炸弹的先锋。
三、看似是水泥,其实是高科技
美军将水泥炸弹装上制导系统,成为一颗会寻找目标的“炮弹”。以前制导技术不先进,水泥炸弹精确掉在恐怖分子头上是不可能的,但是21世纪的信息化科技让这一切成为现实。
现代制导炸弹的精度能控制在2米以内,这个精度足够击毁任何车辆,也能把炸弹精确丢在某间房顶上。“制导水泥炸弹”曾多次出现在中东,不同的当量有不同的用法:大当量的水泥炸弹用来攻坚,目标往往是房屋或者装甲车;小当量的炸弹用来“斩首”,对敌方重要人物的汽车进行打击。
年,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就使用了水泥炸弹,轰炸伊拉克军在城市里的指挥所,还有部分供电、供水基础设施。年,法国人空袭利比亚,法国空军用一枚公斤重的水泥炸弹精确轰炸利比亚军队的驻地,砸塌房屋,导致十几人死伤。
法军还曾用水泥炸弹精确轰炸利比亚政府军的各种工事和装甲车辆,收获颇丰。
年,叙利亚战争正如火如荼,美军在叙利亚伊德利卜空袭闹市区,用无人机发射制导水泥炸弹,准确砸到了一辆小汽车上。车内的基地组织大人物马斯里被当场砸死,但是车旁的平民无一伤亡。要是在十年前,可能美国人只能发射一枚导弹去斩首,旁边的老百姓都得遭殃。
现代战争对于“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提倡小规模,高效率,少伤亡。在这种要求下,水泥炸弹看似复古简单,但是在反恐战争里确实好用。欧盟国家也在研究无火药炸弹,现在已经有“水泥弹”和“刀片炸弹”,后者是用导弹搭载刀片攻击车辆,杀伤效率跟水泥炸弹相当,只是造价更贵一些。
文/商学野
参考资料:
1、《为何美国炸不死“伊斯兰国”?》,佚名
2、《美国航空制导炸弹打击体系建设剖析》,赵宏宇,刘冬莲,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