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外墙板接缝防水处理施工要点
施工总流程介绍
准备工具→胶缝预处理→清扫施工面→填入衬垫材料→贴美纹纸→底涂处理→填充密封胶→修整接缝→后处理
01准备工具
施工工具准备:密封胶、胶枪、刮刀、美纹纸、底涂用硬刷、除尘用软刷
02胶缝预处理
检查接缝规格、存在的缺陷、确定补救措施
采取措施,清除接缝内的混凝土渣、其他异物,错台修正打磨、缺陷修补、胶缝切割调整等
胶缝周边打磨,使缝隙平整、清洁
目前,装配式外墙板接缝的防水处理技术在技术上还比较复杂,施工时施工难度也较大。建设计划和措施。具体来说,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施工要点:
一、做好墙板施工前的产品质量检查
预制墙板的加工精度和混凝土养护质量直接影响墙板的安装精度和防水性能。在安装墙板之前,必须仔细检查墙板的几何尺寸和平整度,并仔细检查墙板的表面和嵌入窗框周围的混凝土。是否密实,是否有贯通裂缝,严禁使用混凝土质量不合格的墙板。
胶缝预处理之情况一:缺损修补
预制构件在运输、吊装过程中可能出现破损
解决方法:将缺损周围清理干净,然后涂界面剂,再修补平整,边口为90度
此外,我们还需要仔细检查墙板周围预埋胶条的安装质量,检查胶条预埋是否牢固,边角是否破损,是否有混凝土浆漏入墙板。橡胶条,导致橡胶条变硬并失去弹性。,胶条必须经过严格检查,确保无缺陷。如有质量问题,必须更换后才能吊装。
胶缝预处理之情况二:胶缝切割
预制构建安装时角度控制偏差引起,一块板存在角度,其周围边界便会出现接缝宽窄不一的现象。宽度小于10mm的胶缝属于偏窄的胶缝
解决方法:对于宽度太窄胶缝,需要人工用机械切割到符合设计标准的宽度(最低宽度保证10mm)
二、墙板施工时严格控制安装精度,做好墙板吊装前的测量放线
不仅要放好基准线,还要放开墙板的定位线,方便吊装时墙板的定位。
胶缝预处理情况三:错台打磨
错台一般出现在十字缝附近,主要是因为预制构件安装时角度可能存在偏差。如果一块板出现偏差,其相邻的十字缝都会多少存在错位。
解决方法:将错台处高出部分用角向磨光机磨掉。
墙板精度调整一般分为粗调和微调两步。粗调是根据控制线将墙板解耦到位。施工时一般要求不超过5mm。
三、严格按照墙板接缝防水施工的工艺流程,做好每一道工序的质量检测
墙板接缝外侧的涂胶要严格按照设计工艺进行,基层和预留空腔必须用高压空气清理干净。
在粘合之前,应仔细检查背衬的深度。涂胶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胶合部分的墙板应进行底漆处理,以增强胶水与混凝土墙板的附着力。施工缝内高外低,相互搭接不小于5cm。
为什么要安装泡沫棒
当房屋遭遇剪切拉伸时,有泡沫棒的接缝密胶因为是两面受力,所以只是简单拉伸,不易开裂。而没有泡沫棒的密封胶因为是三面受力,所以容易被拉裂甚至被拉断
墙板内侧的连接铁件和十字接头采用聚氨酯密封。由于铁件上没有橡胶止水带,因此在聚氨酯施工前应仔细清洁铁件并防锈,并涂上聚氨酯。不要留下任何空隙。施工完成后,应进行泼水试验,确保无渗漏后,方可封盖盖板。
粘贴美纹纸
美纹纸在涂刷前粘贴,仅限于当天施工范围内的作业中使用,打完胶后立刻将其摘除,务必保证美纹纸能够粘结不会轻易掉落
为什么要修整
密封胶施工时的按压是非常重要的,确保粘结面积均匀、饱满
四、施工完成后进行防水效果试验,及时妥善有效地处理渗漏问题。
墙板防水施工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喷水试验,检查防水效果。用水管对试验部位进行喷水,外检是检查胶合部位是否有脱胶现象,排水管排水是否顺畅,仔细观察内部是否有水印或水痕。
如果发现局部泄漏,必须认真记录,找出原因,及时处理。如有必要,可在墙板内侧添加聚氨酯防水剂,以提高防渗漏安全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