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向旭曜土壤改良剂项目园地的一片花海
金秋九月,走进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电建一公司承建的中向旭曜土壤改良剂项目园地,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格桑花海。鲜花为园区增添了生机与活力,更是该公司近年来贯彻节能环保理念,大力推行"转型发展+绿色建设"的一帧缩影。
作为江苏省江阴市临港经济开发区打造12大产业集群的重点工程,中向旭曜土壤改良剂项目利用国际最先进的技术进行土壤修复,建成后,每年可完成耕地改造万亩,将助力提升现代农业生产水平,对改善生态环境也将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该项目是江苏电建一公司近年向"非电"转型的代表工程之一,也是该公司重点打造的绿色建筑标杆工程。
绿色基因,策划+
"中向旭曜项目可以说自带‘绿色基因’,所以,我们更要此基础上做好加法,合力做出公司转型发展的‘绿色文章’"。项目经理廖明伟坦言。
为确保实现"绿色"目标,开工前,项目部组织项目管理人员召开专题会议,细化策划方案,提出绿色施工管理目标——提高能源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少资源与能源消耗,实现"四节一环保"。6月,江苏电建一公司《践行集团碳达峰、碳中和和""战略目标行动方案》印发后,项目团队贯彻"大力推行绿色施工理念,制定落实‘四节一环保’施工目标"的要求,结合实际,对绿色施工进行二次细化,通过"策划+"的,不断细化方案,确保提升项目节能环保管理水平,为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做贡献。
道路自动喷淋装置
绿色施工,科学+
透过项目施工总平面图,可以看到生活区、办公区、作业区分块设立,减少相互干扰。选地多为荒地、废地,尽量不占用农田,并按最小占地面积进行设计,减少废弃地和死角。施工采用临时道路与永久道路相结合,减少道路占地面积。总平面图布局合理,生活区、办公区窗明几净,干净整洁,地面硬化处理,减少扬尘污染,做到了文明规范标准。土方开挖时,项目部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减少挖土方量;施工结束后,及时恢复地形地貌,保护施工用地。
项目部及时对裸露的场地进行绿化处理,空余场地种上花草植物,不仅提高了现场的美化程度以及项目周边的生态环境,还减少了施工扬尘污染的问题。为减少施工对地下水的影响,现场采用降水回灌技术,食堂隔油池、卫生间化粪池均进行防渗处理。
现场建立多个雨污水收集装置,对雨污水进行回收再利用,回收的再生水源被用于车辆冲洗、道路喷淋、部分施工用水,以及混凝土养护等方面。施工现场临时用水管道均采用优质、符合要求的管网,就近取水,避免水管破裂及渗漏水。所有卫生洁具均采用节水型器具,并张贴节约用水宣传标语。冲厕优先使用非传统水源,大大节约了传统水源(自来水)的消耗量。
日常降耗,细算+
项目所有建材均采用就地就近取材,临时施工道路按永久道路进行设计施工,减少了材料二次浪费。生活区、办公区活动板房均采用可回收再利用结构,内填充A级岩棉,不仅做到了保温降低能耗,还提高了板房的防火安全性能。施工所用周转材料定期修护,统一管理,提高了周转次数,节约了工程成本。
生活区、办公区、作业区分别设置用电计量装置,严格进行能源监控,杜绝能源浪费。所有照明设施均采用低能耗的LED光源,并定期对用电设备进行保养检修,降低能耗。现场杜绝"开空车,大马拉小车"现象。分区设节能责任人,办公室电脑、空调严禁长时间待机。
"绿色建筑、绿色施工的根本指向还是以人为本。服务好当地的环境和民生,是我们作为建设者一直坚持的初心。"廖明伟由衷地说。
下一步,项目团队将继续精心策划,严密组织,认真执行,用心做好文明施工,积极打造绿色工地,圆满完成项目投产,为生态环境治理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