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陈希
实习生黎堃明
视频剪辑赵鹏
00:32树木受伤了,武汉园林巧匠们不仅精心修复伤口,还向美化伤口迈进一步,刷绿、植皮或绘图,手法多样,温暖细腻,他们倾注的是一份对树木的爱。
精心疗伤:修复一棵树约1小时
8月26日清晨6时许,微凉的风吹起,陈发耀师傅和同事们带着多种修补工具来到武汉市武昌阅马场公交站附近,他们的任务是为这一棵棵60多岁的法桐树疗伤。
其中有一棵法桐伤口最多,分叉处和枝头都有,他们采取先难后易的方式修复。
武昌阅马场,园林师傅正在清理法桐创口
陈发耀师傅先爬楼梯处理分叉处一片黑色伤口,只见他先用刀片清理腐烂的木质、树皮等,再喷洒消毒水,接着刷生桐油,“和咱们人清理伤口类似,先清创,再喷洒杀菌灵消毒。”现场施工负责人杨聪介绍,伤口内壁刷生桐油是为了防腐,如果只是伤口较浅的“皮外伤”,就再刷一层防水胶;如果伤口深,就要用泡沫剂填充,然后再涂抹一层与树皮颜色相近的浅绿色伤口愈合剂即可。
半小时后,分叉处的那块黑伤疤,已被修复得非常干净平整。紧接着陈师傅又开始处理树枝上的一个个小虫洞,“小洞不补就成大洞。”
武昌阅马场一棵法桐修复完后焕发清新
历时1个小时,这棵树疗伤完毕,共修复9处伤口。“小伤口,半年就会愈合长出新皮。”武昌区绿化队李玲说道。
江汉区前进四路老法桐树干有一空洞
与此同时,在江汉区前进四路,其它园林师傅们也正在为一棵老法桐补大洞,清创、消毒、防腐、填充、涂抹绿色伤口愈合剂,修复得平整无痕,“除颜色与树皮有色差以外,其他根本看不出来。”江汉区绿化队丁静说,修复要达到自然美的效果。
江汉区前进四路老法桐修补后很自然
市民想法:期待更多的自然美
“树木老化,天牛钻蛀,风吹雨淋,都会导致树木有创伤洞口。”武昌区绿化队李玲告诉记者,需要及时修复及时止损,否则那些中老年树木就会断枝或倒伏。
“银行卡”飞到了树上
近年来,修复的方式也呈现多样化。江汉区绿化队队长彭敏告诉记者,法桐树树皮薄,一般就采取涂抹绿色伤口愈合剂的“刷绿”方式;樟树树皮厚一点,就可以用平时大树修剪时收集下来的树皮来补植;今年又创新了一个“绘图”的方式,仅在江汉北路和红旗渠路两个小游园做了尝试,江汉北路小游园描画的是手表和银行卡,与当地金融环境相融合。
“达到这一新鲜的视觉效应,需要树干较为光滑的树种。”丁静补充道。
上周,东西湖绿化队也对临空港大道上的樟树进行“植皮”。
小块树皮拼凑“植皮”
植皮、刷绿、绘画,修复伤口后呈现不同美感,你喜欢哪种?
“自然,就是美。”市民徐女士说,描绘图案的方式确实令人眼前一亮,点缀为佳,但是“刷绿”的视觉效果更加自然。
市民余先生说:“植皮,既让老树皮焕发新活力,也能弥补缺口,挺好。”
“刷了伤口愈合剂就行,自然的修复方式最好。”这是园林专业人士李先生的个人观点。
专家建议:花样修复前提是做好防水
目前全市都在进行行道树树洞和伤口的修复工作。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养护处相关负责人提醒,不论用哪种方式修复树木,清创要到位,否则细菌就被蒙在里面,木质会继续腐烂。
“和人的伤口一样,伤口愈合前不能沾水,不然容易继续恶化。”武汉市园林科研院高级工程师董立坤提醒,花样修复的前提是做好防水。
董立坤在平常走访中观察到,有些园林工匠修复伤口专业到位,有些就比较马虎。他特别提到几个关键步骤:
第一,喷石硫合剂消毒水时,要等水分蒸发干透了,消毒药剂渗透到木质里,再刷生桐油防腐,否则药剂不仅没被木质充分吸收,而且桐油和木质之间隔着一层水,也起不到防腐作用;
第二,要等桐油干透再打泡沫填充剂。“有些工匠为了赶时间,没等它们干透,一步步紧凑地做,效果反而大打折扣。”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