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那家白癜风医院最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我国羽绒服装质量问题层出不穷,在多次的抽检过程中均发现大量问题,为保障羽绒服装质量并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相关部门于年3月9日发布新版GB/T-《羽绒服装》,新标将代替GB/T-,并于年4月1日起实施。
新标变化
适用范围变化
一、是除门襟、袋盖、风帽、领子等小部位可采用其他填充物,其他部位只能填充羽绒;
二、是以前分层或分区使用纤维填充的服装,明确不适用此标准;
三、是羽绒和纤维共混填充的服装,不再适用此标准。所以,混合绒、分层或分区使用非羽绒填充的服装不能叫羽绒服装,企业需要对此类产品制定企业标准或采用其他适合的标准。
使用说明变化
在新版标准中,4.1中规定:使用说明按GB/T.4和GB规定。羽绒填充物应标注羽绒的种类、绒子含量和充绒量,其中,绒子含量标注分档应符合附录A中表A.1规定。使用说明的标注与版标准相比,最主要的变化是填充物含绒量改为绒子含量,绒子含量是:朵绒+未成熟绒+类似绒+损伤绒;含绒量是:绒子含量+绒丝含量(绒丝就是朵绒上掉下来的单丝)。
版标准填充物要求:羽绒的绒子含量明示值不低于50%。另外不再要求区分白绒和灰绒(但当标示白鸭绒/白鹅绒时,同样要求异色毛绒含量≤1.0%。)。
新版标注内容:
一、是羽绒填充物应标注羽绒种类(只分鸭、鹅,不分灰、白);
二、是绒子含量;
三、是充绒量。
注:“绒子含量”标注时需要按照5%分档标注,建议按照检测报告中与实测值临近的较低的5的整数倍进行标注,而不宜直接标注检测报告中绒子含量的实测值。例如,实测值“绒子含量78.2%”,建议标注为“绒子含量75%”。注意绒子含量不应低于50%。
14岁及以下儿童产品使用说明中除应按GB/T.4中要求标注的内容外,还应根据产品本身适用年龄段进行安全类别的标注,且应标注GB的标准编号,如“GB婴幼儿用品”、“GBC类”。
质量要求变化
绒丝+羽丝限量要求:绒子含量90%及以下≤10%,绒子含量95%羽绒≤5%。
绒子含量允差由原本的绒量允差≥-3%、绒子含量≥含绒量×90%调整为绒子含量允差≥-5%。
清洁度(浊度)指标由原先的≥mm调整为≥mm。
耗氧量指标由原先的≤10.0mg/g调整为≤5.6mg/g。
蓬松度指标与GB/T—《羽绒羽毛》标准一致。与旧版相较主要变化有:
(1)蓬松度由原来的烘箱还原法改成IDFB标准的蒸汽还原法;
(2)桶径变大,压盘变重;
(3)羽绒测试样重量多了1.5g;
(4)新版参考IDFB标准,增加了压盘的参数孔数,直径3mm。
残脂率指标由原先的≤1.3%调整为≤1.2%。
接缝性能有原先的纰裂≤0.4cm的统一要求调整为对于有内胆结构和无内胆结构的羽绒服装产品有不同的要求,其中有内胆结构≤0.6cm;无内胆结构≤0.4cm。
取消微生物、水分率考核要求。
气味不再分级考核,只分合格和不合格两种。含有明显、令人讨厌的气味,则判定为不合格,否则判为合格。
新增洗涤后外观的考核要求,样品经洗涤后应符合GB/T-表13中外观质量规定。
新增耐汗渍色牢度的考核要求,更改了耐皂洗沾色、耐湿摩擦色牢度、耐光色牢度等的考核要求。其中起绒、磨毛、植绒类面料、深色面料的耐湿摩擦色牢度合格品指标允许比文件规定降半级。
新增对深、浅颜色拼接的产品拼接互染色牢度的技术要求。
杭美建议
该标准实施后,将在4个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一、羽绒品质考核与国际接轨,便于国际间进行对比,提高我国羽绒服装在国际市场中竞争力和影响力。
二、规范羽绒服装行业及其产业上、下游相关企业市场秩序,为监督管理部门提供规范执法依据,进一步提高羽绒服装产品质量。
三、以消费者实际穿着体验为出发点对产品进行评价,将有效提高消费者满意度。
四、是引导企业绿色生产,保护环境生态友好。
杭美检测(HQTS-QAI)建议各相关生产或经销商提前了解相关标准法规,保证产品品质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做好产品检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