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医院治白癜风好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1015/5762961.html
本文转自:铜仁日报
吴泽云,69岁,年6月出生,万山矿产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先后荣获省工商业联合会、省商会“抗凝冻、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和万山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最美万山人”等多种称号。公司多年来获得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先进企业”,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环境保护先进集体”“贵州省A级纳税信用企业”“先进企业”“ 乡镇企业”“工人先锋号”“纳税十强企业”等荣誉。同时,吴泽云本人还被推选担任过省、市、区三级政协委员(常委)及区级人大代表等社会职务,多年来他还多次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第四届乡镇先进经理”及“全省先进经理(厂长)”等56个荣誉表彰称号。
改革开放初期的80年代,他就率先当起了小老板,做起了零星收购朱砂的生意。当年,他把在万山境内从农民手里收购来的朱砂,拿到湖南凤凰去卖。90年代初,铜仁外贸公司需要收购1吨朱砂,找到了吴泽云。他接下此“订单”后,便在万山境内收购朱砂,虽本钱不够但凭着声名在外的诚信人品,大家都愿意把朱砂先交给他,等卖了再付钱。就这样,他筹够了1吨朱砂,并按时交到外贸公司,收到货款后 时间将钱付给了大家。也从那个时候起,“诚实守信”成为他生命里的标签。
穷则思变不甘落后
如果说人生就像一部电影,那么关于吴泽云的这部经典影片的故事得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说起。
年6月,吴泽云出生在铜仁地区万山高楼坪乡赶场坝村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小时候因为贫穷经常吃不饱和穿不暖,在家里六姊妹中排名老大的他便早早成为家中的劳动力。六七岁时,对于现在的小孩来说还在母亲的怀里撒娇,但是那时的吴泽云却像个大人那样上山砍柴,每天饿了就吃糠粑甚至树皮填充肚子。在吴泽云十三岁那年,人人都要参加集体出工,让他早早辍学跟随大人们一起劳作抢公分。苦干实干加上头脑灵活,让吴泽云在十七岁时就被大伙选举为生产队队长。成为当时万山特区最年轻的生产队队长,这也让吴泽云意识到了责任和担当,更让他明白自己身上的担子有多重。当时,生产队负责耕种的田地土壤贫瘠,在集体没有钱购买化肥和农家肥不能满意需求的情况下,作为生产队长的吴泽云通过步行三百多公里路到湖南邵阳去购买了三斤绿肥籽回来,种在一百亩的水田里充当肥料。功夫不负有心人,吴泽云不甘心落后的拼搏精神似乎得到老天的眷顾,在他当上生产队长的 年就解决了大伙的温饱问题,第二年就让生产队种植的稻谷从之前每亩四百斤的产量翻了一番达到八百斤。因此,当时的吴泽云还被特区区委和政府作为“先进农村干部标兵”树立榜样,并受到表彰。
披星戴月砥砺前行
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吹起,时年刚满30岁,正值而立之年的吴泽云踏上从商之路。
从朱砂收购干起,后面到外贸出口,90年代初期时,吴泽云赚到了人生的 桶金,成为父老乡亲眼中的真正老板。在创业中,他明白一个道理,企业要做大做强,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创新。为此,他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的生命力,不遗余力不断研发新产品新技术。他利用在汞行业打拼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和智慧,以刻苦钻研的精神,亲自参与设计和研发,在他研发的项目中,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适用新型专利3项,获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表彰1项。特别是他研发电热工艺回收处理含汞废物技术倾注大量的心血,历时两年多,最终取得成功,该项技术属全国首创,比同期同行企业使用燃气回收处理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尾气排放采用负压装置处理,更是一次关键共性技术的突破,其尾气排放浓度比传统正压尾气处理装置减少一半以上,推动了整个汞行业达标排放,实现了汞行业健康发展。其成果去年8月份获得了生态环境部专项督查组专家的高度肯定和认可,建议全面推广运用该项技术成果。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一个人富不算富,一群人富才算富。”如何带领父老乡亲们一起过上好日子成了当时吴泽云思考得最多的问题。有了这样的想法,吴泽云想到要成立一个汞业企业,只有把事业做大做强,才能帮助和带动身边更多的人。年,他创办了贵州省万山矿产有限责任公司,通过近30年艰苦创业,公司得到了迅速发展,名下已有两家实体公司产值过亿,解决劳动就业多人,一跃成为同行企业的佼佼者和“领头羊”。
“人就像金子那样,有一天就发一天光嘛”在提到社会责任和人生价值时,吴泽云感慨万千。他关爱乡邻和老人,公司创立之初,为高楼坪乡种植中药材解决药苗款4万元,帮助乡亲致富;年为赶场坝村修建村级公路、安装自来水和路灯捐款10万元,年春节,为赶场坝村、新庄村、林海村60岁以上老人送去慰问金4.7万元。他关心革命老区建设,为石阡县中坝镇青岩村河口苗寨捐资3万元,为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木黄镇燕子岩村小学捐资5万元;为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刀坝乡中寨小学捐资2万元;为建党90周年纪念“心同行·颂党恩、献爱心、老区行”活动捐资2万元。他关爱贫困学子,每年坚持资助2名贫困学生读书,以帮助他们实现读书梦和大学梦。据统计,他累计资助了60多个贫困学生读书,每名学生资助金额少则一万元,多则2万元。他关心地方经济发展,先后为黄道乡、鱼塘乡、敖寨乡修路架桥公益设施捐款捐物达20余万元;年为铜仁市第八中“思源·教育”移民班捐款10万元,为区内各种大型公益活动捐款30余万元;关爱老人,年春节为赶场坝村、林海村、新庄村60周岁以上的老人发放慰问金5.7万元。他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年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向灾区捐款5万元;年武汉疫情发生后,在国内温度计、体温枪等配套的医疗器材十分紧缺的情况下,他利用商场打拼多年的人脉和信息渠道,从德国进购了20万元的体温表、体温枪和医护口罩,无偿支援武汉的抗疫工作。他讲政治,以一个企业家的良知投身社会事业。年参与了省工商联组织的“干企帮干村”活动,定点帮扶高楼坪乡羊尾舟村,他每年都要抽出时间,到该村走访调研,帮助群众发展产业,并尽 能力为困难群众解决就业和提供资金帮扶。据统计,累计为该村群众提供帮扶资金50余万元,支持他们发展产业,走向富裕道路。同时,吸纳30多名困难群众到他的公司上班,使他们从根本上脱贫不返贫。在全省深入实施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他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战略,按照省、市两级工商联的统一要求,分别到全省14个深度贫困县黔东南州剑河县、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开展 扶贫工作,为剑河县久仰镇摆伟村、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洪渡镇洞子村贫困群众购买电视、床、被子等物品,价值30余万元。
“企业和我个人成长的每一步,都得益于这个民营经济发展的好时代,得益于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在谈到今后的打算及想法时,吴泽云说自己干不动的那天,就会把企业交给党和国家。或许,这就是一个老企业家的时代情怀;或许,这就是一个奋斗者的人生答卷;或许,这就是吴泽云的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