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黄河故事看绿色榆林中省媒体走进神东

10月11日至12日,中央及地方10余家媒体走进素有“中国煤都”美誉的大柳塔镇,神东矿区腹地,实地体验神东矿区矿山节约资源、绿色发展实践。据了解,大柳塔煤矿地处陕西省神木市大柳塔镇乌兰木伦河畔,由大柳塔井和活鸡兔井组成。两井拥有的井田面积.9km2,煤炭可采储量15.3亿吨;两井年核定生产能力万吨;

自年矿区开发建设以来,神东人就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在“建生态矿区、产环保煤炭”目标的引领下,不断更新设备,变革技术,从生产到外运各个环节植入绿色基因,书写“采煤不见煤”传奇。同时,创造性地提出“采前防治、采中控治、采后修复”和“外围防护圈、周边常绿圈、中心美化圈”的“三期三圈”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模式,建成大片煤海绿洲,走出了一条煤炭开采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之路。

10月11日,在神东煤炭集团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走进神东大柳塔煤矿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看到黄澄澄的沙棘果挂满枝头,一排排绿油油的樟子松昂然挺立,满眼的沙柳、沙蒿、柠条等乔、灌、草交叉分布,为整个沉陷区披上厚厚的绿装。示范园在历年生态治理的基础上,年至年,神东以陕西省水土流失补偿费下达资金为主,在神东开建以来治理的基础上,投资0.5亿元,在示范园实施了水保绿化工程26项,为创建省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奠定了基础。年,神东向陕西省水保局申请创建省级水土保持示范园,12月通过陕西省级水土保持局评审验收,大柳塔煤矿被评为“省级水土保持示范园”。

据了解,神东矿区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与毛乌素沙漠过渡地带,原生环境十分脆弱,干旱少雨,年降雨量mm,是年蒸发量的1/6;地下水资源缺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9%;风蚀区面积占70%,平均植被率仅3%—11%,是全国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与治理区。恶劣的自然环境,使这里常年风沙弥漫、草木稀少,春季沙尘暴频发,夏季洪水泛滥肆虐,冬季寒冷遍地荒芜,历年向黄河输入的泥沙不计其数。“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是矿区开发之前及初期当地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破解煤炭开采与环境保护如何双赢这个世界性难题,经过反复思考和实践,并结合矿区生产建设与区域自然环境特点,最终创造性地提出‘采前防治、采中控治、采后修复’‘三期’绿色开采理念,做到主动防治、系统防治。”神东煤炭集团环保管理处处长王义说,“三期”具体是指开采前进行大范围高标准生态治理,有效提升区域生态功能,将原生脆弱生态系统建成具有抗开采扰动能力的生态系统;开采中创新井下绿色开采技术,最大程度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根本上保护地表生态环境;开采后构建持续稳定的区域生态系统,实现生态资源的永续利用。

神东煤炭集团先后获得年“中华环境奖”、1个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4个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多项省部级奖励;7个煤矿被授予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及“绿色矿山”;累计创造中国企业新纪录99项,获授权专利项。

(神东煤炭集团环保管理处处长王义)

“煤炭开采带来的生态损害,核心是地下水破坏和生态环境损伤问题。我们通过不断创新煤炭开采技术,给每个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环节都最大程度地植入绿色基因。”神东煤炭集团环保管理处处长王义说,围绕建设“生态矿区、环保矿井、清洁煤炭”三条主线,创新采矿区三废“三控三用”的环保模式,针对煤炭开采中水、气、渣三大环境问题,实行了源头控制,过程治理,末端利用,从而实现煤炭绿色开采、清洁生产和“三废”循环利用。

煤炭开采过程中对水资源的保护利用重点在井下,难点也在井下。在多年的实践和探索中,神东人创造性地建立起一套分布式地下水库技术。神东集团工作人员向记者解释说,地下水库,就是利用地下采空区空间实现水的存储,再利用采空区底板的高差关系和矸石的净化功能,通过污水在采空区的流动实现矿井水的转移和净化。它实现了井下供水、井下排水、污水处理、水灾防治、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六大功能”。

目前,神东矿区15个矿井已经建成35座地下水库,储水量达万立方米,提供了95%的矿区生产、生态和生活用水。与以前相比,每年可节省费用约9.3亿元,实现了矿区水资源良性立体循环,同时还能向周边的电厂、工业区、生活区和生态修复区等地供水。对于各矿开采中产生的井下矸石,采取填充废弃巷道或硐室的方式进行安全处置,每年井下矸石回填井下废弃巷道23万吨,实现掘矸不升井。

神东煤炭集团结合矿区自然生态特征与生产影响特征,创造性地提出“三圈”生态防治模式。针对矿区外围大面积的流动沙地,不断创新流动沙丘治理、半固定沙丘植被恢复和铁路公路沙害防治技术,人工调控植被演替方向与速度,优化草本为主、草灌结合的林分结构,治理流动沙地平方公里,构建了矿区外围宽幅立体生态防护体系平方米的外围防护圈;针对矿井周边水土流失严重的裸露山地,优化水土保持整地技术,创新针阔与乔灌综合混交造林技术,建设了“两山一湾”周边常绿林与“两纵一网”生态长廊20平方公里,建成了联接外围防护圈与中心美化圈的主要生态林带与保护中心区的周边常绿圈;针对开发初期荒芜的生产生活环境,创新集成水保绿化、园林景观、生态城镇建设技术,建设森林化厂区、园林化小区12平方公里,绿地率达到35%,人均公共绿地超过10平方米,构成了生产生活环境各具特色的中心美化圈。

针对大面积的开采沉陷区,在“三圈”建设的基础上,神东煤炭集团以“开采一次性煤炭资源,建设永续利用的生态资源”为目标,建立水资源循环利用、土地资源修复利用、生态资源永续利用3项资源协同开发与利用模式,开展了30多项沉陷区生态治理与营造技术研究,特别是通过微生物复垦技术研究,有效攻克了沉陷区土壤贫瘠、干旱缺水和裂隙伤根3大难题。其中,在大柳塔矿建成国家级水土保持生态科技示范园,开展风蚀、水蚀、气象、生态等4类监测与科研示范。同时,还积极开展沉陷区生态经济林建设,营造了沙棘、文冠果、野樱桃3个生态林基地,特别是经历了中国沙棘适应性试种和大规模营造后,目前正在推广大果沙棘茶园式产业化发展,设计种植大果沙棘万穴。

截至目前,神东矿区生态治理面积累计达平方公里,治理面积是开发面积的1.4倍,植被覆盖率由开发初的3%-11%提高到60%以上,神东矿区不但没有因大规模开发造成环境破坏,而且使原有脆弱生态环境实现正向演替。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来源:中国日报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27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