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瓷砖在铺贴时,水泥直接倒在地上,只要把握好用量,基本上很容易灌满、找平。地面瓷砖在铺贴后,瓷砖受重力影响,直接压在水泥上,相对来说也比较牢固。
墙面瓷砖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在铺贴时,水泥需要刷在墙面上,水泥的配比、施工都是对工人的考验。铺贴后,瓷砖受重力影响,会垂直向下落,向下撕扯水泥,自然就容易空鼓和脱落。
所以说,与地面砖相比,墙面砖的注意事项更多——下面说一说会导致墙面砖空鼓、脱落的原因。
瓷砖原因
瓷砖本身的吸水率,就决定了施工难度——瓷砖贴到墙面上以后,需要吸收水泥砂浆里的水分,才能保证瓷砖的牢固。如果瓷砖不吸水,就像拔火罐的时候没有把身上的肉吸起来一样——很容易掉的。
所以,吸水率越低的瓷砖,越容易出现空鼓和脱落(并非低吸水率墙砖就一定会出问题,只不过对工艺的考验更大而已)。
施工原因
高吸水率瓷砖如果不泡水直接施工,吸收了太多的水分,导致水泥砂浆变得太干。这样就使得水泥砂浆的粘性降低,将来容易连同水泥一块往下掉。如果泡水时间过长,又会导致吸水饱和,效果与低吸水率瓷砖相同。
水泥砂浆加水太多或太少、填充不饱满,也会产生相同的后果。
水泥原因
水泥标号越低,意味着粘性越小。贴在墙面上,很容易发生不牢固的问题。
为了保险起见,可以向水泥中加入瓷砖胶,增强水泥粘性,防止瓷砖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