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40322/4358932.html
水泥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在公元18世纪的时候由英国人发明的,主要原料为石灰和硅酸钙,水泥在建筑上一般不单独使用,而是与沙、砾混合形成混泥土来使用。年,中国人创办第一家近代化的水泥厂,叫做“启新洋灰厂”。
那么在水泥发明之前,中国人用什么来建造房子呢?而且像万里长城这样的浩大工程,没有水泥,为什么还能够如此的牢固呢?我们今天就来探究一下古人盖房子的一些事情。
古人在盖房自己的时候,会用到一种叫石灰砂浆的东西,我国古代早已经出现了烧石灰的技术,虽然有这一项技术,但是将沙子、石灰还有石头混合在一起盖房子,和水泥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而且在湿热多雨的南方地区,这种沙子、石灰组成的材料,根本用途不大。
但是,古人在盖房子的时候,并不是没有任何办法,他们知道石灰和沙子的粘性不是太大,于是古人发挥自己的智慧,在石灰和沙子的砂浆中放入很多的黄粘土,这样就能够增加砂浆的粘性了。
除了增加黄粘土之外,我国古代还有一种叫“蜃灰”的材料,这种材料是有牡蛎或者蛤贝壳烧制而成的,这种材料用于建筑房子要比石灰更加优越一些。在我国著名书籍《天工开物》中就有对蜃灰这种材料的记载,而且书中描述,我国广东沿海的很多城市就是用蜃灰来代替石灰的,这也算是我国最初的一种“水泥”吧。
魏晋以来“糯米灰浆”技术的使用,使长城这样的重点建筑固若金汤。
糯米中的淀粉以支链淀粉为主,其成分能够达到95%至%,因而糯米在煮熟之后,熬成糯米汤非常黏,掺入石灰砂浆中,无异于充当了天然的粘合剂,糯米石灰浆其强度一点不亚于现代的混凝土。
变身有机建材的糯米,扮演的是“黏合剂中的黏合剂”。工匠们将糯米煮烂后,把浆汁倒入三合土和匀,制成灰浆。待其干燥后,比纯粹用水混合的三合土灰浆强度更大、韧性更好,还具备优良的防水性能。
宋元之后,糯米灰浆的使用愈发成熟。鼎鼎大名的北京故宫、明长城、承德避暑山庄、清东西陵、钱塘江海塘等明清工程,建造中都使用了糯米汁液与三合土调拌而成的灰浆来黏合砖石,数百年来仍大致保持完好。
借助现代科研手段,科学家近年终于破解了糯米灰浆的奥秘。糯米的黏性,来自它们的主要成分——支链淀粉。在跟石灰混合的时候,支链淀粉会与其中的碳酸钙发生“生物
矿
化”,有机的淀粉与无机的石灰相互包裹、填充,形成了密实的微结构,兼具强度和韧性。同时石灰的防腐作用也能抑制淀粉腐败,使灰浆保持耐久。
除了以上几种特殊的“水泥”外,我国古代还有一种建筑材料,这种材料就是夯土,它是由红泥、粗沙还有石灰块一起组成的,秦汉时期的宫墙就是夯土打造的,这种建筑材料呈现土黄色,其强度虽然不能和混凝土相比,但是足够支撑大型的建筑材料。在古人这些先进智慧的作用下,万里长城这个世界奇迹也就出现在了世人的面前了。
不过,使用糯米灰浆的建筑,也主要限于这类不惜工本的大
项目
了,普通民房除了福建土楼这样的另类,很少能用上这种强力材料。就连明成祖迁都后修建的北京城墙,也没使用糯米灰浆。
在“民以食为天”的中国古代,保证粮食生产以养活众多人口,一直是社会的头等大事。在农业产量有限、又屡受自然灾害影响的条件下,不把宝贵的糯米给大家吃却拿去盖房,实在太浪费……因此糯米灰浆只能是典型的高档奢侈品,一直没能像泥浆、石灰浆一样得到广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