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淮北市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作经验交流
中国发展网讯近日,安徽省两淮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现场会在淮北市召开。国家发改委地区振兴司副司长王冬欣,省发改委副主任于德志,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郜红建参加现场会;市委书记黄晓武致辞,市委副书记朱浩东陪同考察。
图片来源:淮北市宣传部
会上,与会人员观看了淮北市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成效专题片。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濉溪县、杜集区先后介绍了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经验。亳州、宿州、阜阳、蚌埠、淮南等市及部分省直单位有关负责同志,煤矿企业代表作交流发言。
“四点建议”治沉陷之殇
王冬欣在会上为安徽省今后的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作提出了四点建议:
一是,要充分认识推进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实践,也是补齐区域发展短板、夯实转型发展基础的客观要求,高度重视并切实把这项工作抓实抓细抓牢。二是,要强化责任担当,压实工作责任,不断提高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三是,要抓好工作落实,结合区域资源禀赋、治理条件、发展潜力,努力探索一批符合实际的新路子。四是,要把握好整体与局部、规划与落实、环境与生态的关系,推动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作取得更多成果、更大实效。
于德志指出,当前,两淮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长效机制不断健全,治理投入渠道明显拓宽,搬迁安置有序实施,接续替代产业加快培育,典型经验做法逐步推广,有关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淮北市是一座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因煤而建,缘煤而兴。但是,长期煤炭开采,造成生态破坏、耕地锐减、建设用地不足,成为城市最深“伤疤”、发展最重“难题”、民生最大“痛点”。年,淮北市被认定为国家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
黄晓武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淮北市近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淮北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践行“两山”理念,确立了中国碳谷·绿金淮北发展战略和“一二三四五”总体发展思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产城融合,成功将昔日煤灰蔽日、沉陷遍地的“矿山城市”打造成山水在城中、城在山水中的“公园城市”。
“五篇文章”破五大难题
淮北市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效,主要做法归纳起来为:做好“五篇文章”,破解“五大难题”。
一是,做精“保护水”的文章,破解沉陷深浅不一治理难题。治理沉陷最核心的是处理“水”的难题,科学合理利用水下覆盖的土地创造经济效益。“浅造田”。把复垦耕地放在首位,对沉陷深度在0.5米以内的浅层区域,“推高填低”、平整土地,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约8万亩沉陷土地重新变成沃土良田,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深改湖”。对淮北矿业6对矿井开采形成的沉陷区深挖造湖,建设绿金湖、南湖、碳谷湖、乾隆湖等生态公园,全市湿地保护率达39.1%,彰显出“一带双城三青山、六湖九河十八湾”的城市特色风貌。“不深不浅种藕莲”。对沉陷深度在0.5—2米以内的区域,采用“挖深填浅”的方法,挖塘发展种养业,约3.4万亩沉陷废弃地变成“聚宝盆”。
二是,做足“利用地”的文章,破解沉陷时间不一用地难题。在治理沉陷过程中,淮北市对“稳”、“沉”、“半稳半沉”的区域区分利用,取得良好效果。“稳建厂”。对已稳沉区域,利用粉煤灰、煤矸石等废弃物充填造地,建成近10平方公里的市高新区—龙湖项目区,入驻企业60余家,保障城市建设和发展土地需求。“沉修路”。对采煤沉陷区域采取柔性路面设计,修建过渡路面,及时养护维修,确保行人车辆通行安全;对出现沉陷的桥涵,采用整体构造物设计,减缓沉陷现象,目前已修复人民东路、创新大道等路网41公里,有效解决因沉陷造成的路桥断阻现象,实现路网畅通。“半稳半沉栽上树”。在采煤沉陷区域内,采取充填粉煤灰、覆土等技术措施,种植林苗两用林,累计复垦造林余亩,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已达44.4%。
三是,做活“科学治”的文章,破解沉陷模式不一修复难题。从充填技术要素入手,因地制宜,综合施策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覆岩隔层注浆充填技术”。在已稳沉的采空区上,利用高压浆液对地下采空区裂隙、离层进行充填,消除采空区内较大空洞,提高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淮北矿业集团在煤矿采空区上建成建筑面积8.4万平方米、21层、高达97米的现代化办公大楼。“超高水材料充填技术”。采用中国矿业大学研发的超高水材料,对采空区进行填充开采,减少耕地沉陷量和沉降度。临涣煤矿采用此方式充填开采面,减少采煤沉陷地近亩。“膏体充填技术”。使用由石灰、水泥、粉煤灰等原料,经搅拌混合成膏体充填采空区,在不搬迁村庄情况下实现高效安全开采,节省了搬迁成本。刘东煤矿使用此技术开采,节约搬迁村庄资金达2.2亿元。
四是,做优“服务人”的文章,破解沉陷区域不一安置难题。在生态修复过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分档定位,有效引导沉陷村庄搬迁,最大限度保护失地农民利益。城市社区型。相山区近郊光明、代庄等6个沉陷村庄,投资约5.7亿元,按城市居民住宅小区标准,新建6层农民新村栋,占地亩,安置群众1.2万人,失地农民实现安居梦。依镇建村型。濉溪县刘桥镇根据城镇建设规划和搬迁群众需求统一规划新村,投资8.5亿元、占地亩,建成51万平方米的多层住宅楼栋,安置5个行政村1.8万村民,小区水、电、气、宽带、闭路电视五通,社区服务中心、公厕、垃圾处理站等配套设施齐全。矿村结合型。濉溪县依托袁店煤矿道路、供水、医院、学校等优质资源,把五沟镇、临涣镇两镇8个搬迁自然庄向矿区集中,地矿合作迁建新村—北湖南村,安置群众余人。中心集聚型。杜集区矿山集办事处依托下柳园村,实行小村并大村,将户、名村民搬进集中规划建设的22幢新居,配套建设学校、超市、浴池、卫生所、老年活动中心等设施,提升搬迁群众幸福指数。
五是,做好“筹措钱”的文章,破解沉陷投入不一保障难题。淮北市通过政策争取、财政投入、市场运作等方式,多举措筹集资金,确保采煤沉陷区治理可持续、有收益。一是以财政资金为杠杆的政府主导型。以国家和省级矿山地质环境和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资金为支持,带动市级财政投入20多亿元,矿山企业投入资金40多亿元。二是以地环治理恢复基金为基础的企业主导型。全市11家地方矿山企业支取保证金万元,完成治理面积亩;两大矿业集团获省级下拨保证金1.54亿元,完成治理面积亩。三是以社会投资为突破的市场主导型。以绿金湖采煤沉陷区治理项目为例,采用PPP模式融资22.3亿元,解决资金缺口问题。该项目治理后恢复土地2.45万亩,形成面积达1.16万亩、总蓄水库容达万立方米的城市中心水库。据估算,沿湖周边土地潜在价值约—亿元。被列入全国首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案例,成功入选国家第三批PPP示范项目。(熊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