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搅动了世界能源市场上

盖脱林白斑遮盖液 http://www.kingbaby.com.cn/gushi/12836.html

新年伊始,因液化石油气涨价,能源出口国哈萨克斯坦陷入社会动荡。年全球性的能源危机,在分析人士意料之外的国度产生了后果。

回望并系统梳理年国际能源市场,与气候问题和能源转型热潮并存的是以天然气、煤炭和石油价格持续上涨为标志的全球性能源危机,其间欧佩克+日益成熟且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力不断增大而美国的影响力下降,美元币值与能源价格基本同步上涨,危害继续加重的新冠肺炎疫情,仍是国际能源市场最大的影响因素。

01.

热潮

气候问题与能源转型并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但在年迅速升温,在我国更多地表述为“碳达峰”“碳中和”,成为全球性的热点话题之一,从国际政治、企业到普通百姓的生活,无一不受其影响。可以说,年除了新冠肺炎疫情之外,气候问题与能源转型(“碳达峰”“碳中和”)应该是社会大众听得最多和最耳熟的名词。

两大会议是气候问题与能源转型热潮最具代表性的国际事件

在过去的年,与气候问题与能源转型相关的双边、多边国际性会议数不胜数,其中两个会议最具代表性,从中可以看出气候问题与能源转型在国际政治领域的重要地位。

年4月22-23日,在上任不到天之时,如竞选时所承诺的那样,美国总统拜登主持召开了由40位世界领导人参加的气候峰会。此次会议公布的由十个部分组成的拜登政府能源气候政策,较为完整地阐述了新一届美国政府能源气候内政和外交的具体内容。无论如何评价这次会议,不可否认的是,拜登政府的能源气候政策将对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的美国和国际社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年11月1-13日,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从会前的国际舆论、很多国家间的外交活动到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阴影下约有4万人出席会议及会议的喧闹程度,无一不说明这次会议的象征意义及其重要性。本次会议通过了《格拉斯哥气候公约》并签署了一系列行动倡议,包括能源转型、停止毁林、减少甲烷排放、发展清洁交通等等。有新闻报道称,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主席阿洛克·夏尔马在向与会者通报《格拉斯哥气候公约》最新进展时情绪激动,几乎落泪,称“人们在格拉斯哥创造了历史”。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为会议结束时发布的视频声明中称《格拉斯哥气候公约》是“一个重要的步骤”。

诸多能源企业受到的冲击是气候问题和能源转型在实体经济领域的最直接表现

翻看多年的《财富》世界强排名,前10大企业中半数左右是油气类企业,从中可以看出能源类企业在世界经济中的分量。但在年5月以壳牌为代表的诸多能源企业所遭受的事件,说明气候问题与能源转型已从新闻和舆论延伸到了世界经济的实体层面。

年5月26日,荷兰海牙地区法院判决要求荷兰皇家壳牌必须在年之前将碳排放量控制在年水平的45%。作为全球首例,至少在欧洲开创了一个先例——法院的裁决设定了绝对碳排放量而非碳强度目标,要求企业负有保护人们免受气候变化影响的法律责任。法院判决后,一方面,壳牌首席执行官范伯登发表声明,认为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公司将对判决提出上诉;另一方面,年11月15日,壳牌宣布将把总部和税籍从荷兰迁往英国,伦敦作为公司全球唯一总部,公司更名为“壳牌”,放弃已使用多年的“荷兰皇家”称号。在年12月10日举行的股东特别会议上,99.77%的投资者投票赞成将壳牌总部迁往别处。

也是在同一天的年5月26日,美国埃克森美孚公司的股东大会上,仅持有0.02%股份的对冲基金“引擎一号”成功拿下了三个董事会的席位,拥有公司董事会的四分之一。“引擎一号”是年新成立的对冲基金,年11月和12月仅花费约3万美元持有了埃克森美孚公司0.02%的股份。年12月7日,“引擎一号”向埃克森美孚董事会发出改组董事会的第一封公开信,指责现任公司独立董事中缺乏真正懂能源和能源转型的人。媒体评论认为,这是一场“气候政变”,标志着“石油巨头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受到毁灭性的打击”,前所未有并具有历史意义。

除了被动受到的冲击之外,也有国际能源巨头主动行动,应对气候问题和能源转型。年5月28日,法国道达尔公司宣布经股东大会批准,公司名称由“道达尔(Total)”更名为“道达尔能源(TotalEnergies)”,并启用全新的公司品牌标识。公司新的品牌标识是代表“能量之旅”的符号,象征着道达尔能源开启一段新的能量旅程,打开更可靠和更清洁的新能源。与此相一致的是,道达尔能源新的公司品牌标识由7种颜色组成,表示石油、天然气、电力、氢能、生物质能、风能和太阳能等不同的能量。7种颜色以渐变的形式填充,说明道达尔从石油为起点迈向新能源。

02.

危机

年年初以来,欧洲电价和天然气价不断上涨并于8月涨出新高,“欧洲出现能源危机”成为媒体头条。9月下旬,我国东北拉闸限电,10月初印度发电用煤供应紧张,11月初美国汽油和天然气价格涨出了历史新高,能源危机蔓延到世界主要经济体。

从区域看,能源危机从欧洲发端蔓延全球

年2月,以西班牙为代表的欧洲电价出现年度最低位,此后一路上涨,不断创出新高,出现了“欧洲人夏天用不起空调”的现象。年8月和9月,在电价持续创新高的同时,欧洲天然气价格翻倍上涨。继“夏天用不起空调”之后,欧洲又出现了“冬天用不起暖气”的担忧。

年9月23日至25日,我国东北电网调度部门下达“电网事故拉闸限电”的指令,“东北限电”的消息登上了微博热搜。年9月26日,广东省能源局和广东电网联合发布倡议书,要求全省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带头践行绿色节能办公,空调制冷温度设置不低于26℃,办公场所3层楼及以下停止使用电梯;广东省内多地工业企业被要求“开三停四”甚至“开二停五”“开一停六”,错峰用电。

作为煤炭消费大国,年9月底,印度家火电厂的煤炭库存平均只够用四天,低于8月初的13天。10月,由于煤炭短缺导致的电力危机,印度北部各州每天停电时长多达14个小时。媒体称印度的电力行业正面临“一场完美的风暴”。

世界最大的石油天然气生产国美国,自年以来能源价格就不断上涨。年1月4日,美国普通汽油平均零售价2.16美元/加仑,是年的最低水平;11月8日上涨到3.美元/加仑,为年的最高水平。年1月4日,美国亨利中心天然气现货价格2.6美元/百万英热单位,6月1日为3.02美元/百万英热单位,7月22日为4.02美元/百万英热单位,10月5日为6.37美元/百万英热单位。不断上涨的能源价格,带来了通货膨胀的高企,成为美国拜登政府的一大心病,拜登的支持率不断创下新低。

除了上述代表性地区和国家外,年的能源危机也影响到了拉丁美洲、非洲等世界各地。年5月1日开始,巴西就大幅度上调天然气价格,10月初巴西的汽油价格长期保持在高位。而作为非洲最大的石油生产国,不断上涨的能源价格,使得尼日利亚百姓又重新大量使用木柴和木炭。

从商品看,能源危机中天然气和煤炭价格上涨幅度大于原油

年的欧洲能源危机首先以电价飙升表现出来,但其背后的因素是天然气价格不断上涨。

1月的严寒结束后,2月至4月,欧洲天然气价格处于全年最低水平,作为欧洲天然气价格标杆的荷兰TTF价格低于20欧元/兆瓦时。4月中旬突破20欧元/兆瓦时之后,TTF价格就持续上涨:6月底涨破30欧元/兆瓦时,7月底涨破40欧元/兆瓦时,8月底涨破50欧元/兆瓦时。从统计数据看,年欧洲天然气价格的大涨是从9月1日开始的,当日TTF价格为50.欧元/兆瓦时。其后,在短短一个月多一点的时间里,10月5日突破欧元/兆瓦时,达到了.欧元/兆瓦时。年12月21日,TTF价格出现了年的最高价,为.欧元/兆瓦时。

亚洲尤其是东北亚是世界液化天然气的主要进口地区,世界前五大液化天然气进口国或地区都位于这一区域。日本—韩国液化天然气价格指数(JKM)是亚太地区液化天然气的价格标杆,也是世界液化天然气市场的重要参考。日韩指数年均价为每百万英热单位18美元。1月4日,日韩指数的开盘价为每百万英热单位14.93美元,12月31日的收盘价为每百万英热单位30.50美元。年日韩指数上涨了每百万英热单位15.57美元,上涨2.04倍;以12月21日的最高价计算,日韩指数上涨了每百万英热单位34.42美元,上涨3.3倍。以2月25日的每百万英热单位5.81美元的最低价计算,高低价差达到了43.54美元。

作为重要的煤炭出口国,澳大利亚的纽卡斯尔煤炭期货交易价格代表的是亚太地区煤炭贸易的价格标杆,也是世界煤炭市场重要的价格参考。年,澳大利亚纽卡斯尔煤炭期货价格均价为每吨.68美元,最高价为每吨.50美元,最低价为每吨79.30美元,高低价差达到了每吨.20美元。1月4日,澳煤的开盘价为每吨82.50美元,以年10月5日的最高价.50美元计算,上涨3.27倍;以12月31日的收盘价.90美元计算,上涨2.06倍。

相比于天然气和煤炭,作为大宗商品之王的原油年的表现显得非常温和。1月4日,布伦特原油期货以每桶51.50美元开盘,12月31日以每桶77.78美元收盘。年每桶上涨了26.28美元,上涨1.51倍。布伦特原油的最高价出现在年10月25日,为每桶86.70美元,比1月4日的开盘价上涨了每桶35.2美元,上涨1.68倍;最低价出现在1月4日,为每桶50.56美元,高低价差为每桶36.14美元。年,布伦特原油期货均价为每桶70.95美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12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