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规模将达千亿级过去5年复合增长率为

近年来,医美行业蓬勃发展。作为医美界的翘楚,胶原蛋白可以称得上是美容领域的王牌。随着胶原蛋白生产技术的进步,胶原蛋白产品也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我国的胶原蛋白市场仍是一个新兴的市场,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胶原蛋白市场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目前,除了胶原蛋白生产企业以外,美容、食品、保健品和医药等产业链相关企业纷纷布局加入竞争的行列,也有胶原蛋白生产企业进军资本市场的现象发生。今年以来,已有3家胶原蛋白类医用敷料生产商递交了上市申请。

规模和产量有望双向增长

胶原蛋白是一种生物性高分子物质,是一种白色、不透明、无支链的纤维性蛋白质。胶原蛋白可以补充皮肤各层所需的营养,使皮肤中胶原活性增强,有滋润皮肤、延缓衰老、美容、消皱、养发等功效。

研究表明,胶原蛋白是人体内含量最高、分布最广的蛋白质,约占体内蛋白质总量的25%-33%。因其对维护细胞、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和损伤修复具有重要作用,所以补充胶原蛋白就成为抗衰的重要方法。

据了解,胶原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和可生物降解性,因此它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组织工程等领域。比如,胶原蛋白可以用在止血修复材料、医美填充剂、化妆品原料等。

现如今,胶原蛋白产品风头正盛。在小红书上搜索关键词“胶原蛋白”可以发现,与之相关联的笔记超过万篇;在天猫热销榜上,排在前列的胶原蛋白产品购买人次均超过1万;今年的“双11”购物节,多款胶原蛋白产品也非常畅销。

事实上,胶原蛋白产品的价格并不便宜,而消费者选择它的原因就是喜欢。爱美之人绝不会错过保持年轻皮肤的机会,巨大的市场需求推动着胶原蛋白产品的销量逐年递增。机构报告显示,中国的胶原蛋白产品市场零售额由年的97亿元增长至年的亿元,年复合增速高达35%。

数据显示,中国的胶原蛋白市场规模增速显著高于全球市场增速。未来,胶原蛋白有望实现规模和产量的双向增长。

发展前景得到资本市场认可

目前,我国的胶原蛋白产品主要分为动物源性胶原蛋白和重组胶原蛋白两种。其中,动物源性胶原蛋白的生产工艺成熟,生产成本较低,但存在免疫排斥和过敏风险;而重组胶原蛋白产品的活性更高,没有感染风险,相对来说生产成本更高,其在医疗美容、护肤品等领域的应用较为广泛。

基于重组胶原蛋白在安全性、功效性、质量稳定性等方面的优势,其渗透率由年的15.9%提升至年的37.7%,市场零售额由年的15亿元提升至年的亿元,年复合增速63%。到年,中国胶原蛋白市场规模将突破亿元,其中重组胶原蛋白市场规模将超过亿元。

专注于重组胶原蛋白业务的巨子生物(.HK)近期在港上市,上市后连续4天上涨,涨幅超过35%。在今年新股市场比较低迷的情况下,巨子生物有此亮眼表现也实属不易。股价的连续上涨,也说明资本市场对于该公司以及公司所处行业的认可度较高。

从A股市场来看,从事胶原蛋白相关业务的上市公司同样不少。11月以来,胶原蛋白概念股的股价平均上涨8%,多只个股的涨幅超过10%。

百洋股份(.SZ)与日本新田明胶株式会社合作生产的高品质胶原蛋白肽,主要供给国内外众多品牌的美容相关产品使用。自有“百洋美人鱼”“嘉诗娇源”“鱼小娇”等品牌的胶原蛋白固体饮料、面膜产品。

积极布局医美领域的东宝生物(.SZ),主营明胶、胶原蛋白产品已应用到食品、医药、健康等领域以及化妆品行业。东宝生物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生产的胶原类蛋白质,纯度高、易吸收,有利于人体蛋白质和胶原类多肽的补充。

哈三联(.SZ)同样非常重视医疗美容业务的持续开拓,公司的化妆品业务包括敷尔佳重组胶原蛋白水光修护贴、敷尔佳花季虾青素传明酸修护贴等。据了解,公司是专业从事化学药品制剂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致力于研发与创新的德展健康(.SZ)此前表示,公司积极优化医美项目的工艺流程,攻破人源胶原蛋白工艺技术难点,稳定产品质量,持续优化生产工艺和流程,推进GLP-1开始向中试转化,取得自主专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94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