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患者QQ群 http://nvrenjkw.com/nxzx/5719.html
《中国水文志》是中国第一部
水文领域的专业志
它记录了中国水文事业发展历程
对中国水文作了系统的科学总结
让我们在栏目史说水文中开展学习吧!
本期水文志将讲述古老文明时期中隋唐五代时期中国的水文发展——自公元年到公元年。
唐武德六年至七年(~年)
(1-53)雅砻江下游崩山堵江
据《旧唐书·五行志》载:武德六年“七月二十日,巂Q州山崩,川水咽流。”《新唐书·五行志》载:武德七年“七月,巂州地震,山摧壅江,水噎流。”唐代巂州包括今安宁河流域及雅砻江下游,北及大渡河南岸。山崩堵江以致“川水咽流”,主要崩山地区应为雅砻江下游河段。
唐长寿元年(年)
(1-54)相思埭中的工程水文学
据《新唐书·地理志》载:“有相思埭,长寿元年筑,分相思水,使东西流。”为沟通柳江与桂江间的人工运河,近代称“桂柳运河”。系利用漓江支流良丰江和柳江支流洛清江的二级支流相思江之间无明显分水岭地形,且有地下水自岩洞中流出,水量不大,常年不竭,为运河基本水源。运河两岸石灰岩地貌遍布池沼洼地,洪水时期,水量蓄积地面,同山坡水流汇集一起,为运河的补给水源。分水塘在运河中部,以东称东陡,水向东流入良丰江;以西称西陡,水向西流入相思江。运河坡度平缓,良丰江水涨,江水可通过运河泄入相思江;相思江水涨,江水可通过运河泄入良丰江,有平衡水量和排洪的作用。相思埭的建成,可直接沟通桂林同广西西北部和贵州东南部的水运,以免沿漓江至梧州再溯流而上的回运路程。
唐广德二年(年)
(1-55)川江枯水题刻——中国历时最长的枯水位记录
长江上游川江涪陵城下,江心水下岩盘上有石刻双鱼,双鱼位置约相当于一般最枯水位。岩盘长约余米,宽15米,名白鹤粱。梁上双鱼侧有石刻题记:“广德元年(据考证应为二年)二月,大江水退,石鱼见,郡民相传丰年之兆。”-年间石上共刻有72年特枯水位题记。川江枯水石刻,除涪陵白鹤梁外,尚有江律莲花石、渝州灵石及云阳龙脊石等多处。莲花石在江津川江主航道北侧礁石上,年曾出露。灵石在重庆朝天门嘉陵江、川江汇口脊石上,有汉、晋以来17个枯水年石刻文字。龙脊石在云阳城下江心,有自宋至清题刻余段,有53个特枯水位记录。这是中国也是世界上历时最长的实测枯水位记录。
年出露的莲花石
唐建中元年(年)
(1-56)重申州县应报雨情水情
据《唐会要》载:“诸司应送史馆事例:祥瑞、天文祥异、有年及饥并水、旱、虫、霜、风、雹及地震、流水泛滥。户部及州县每有,即勘其年月日及赈贷存恤同报。建中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史馆奏;前件事条虽标格式,因循不举,日用已深。伏请申明旧制,各下本司。从之。”早于建中元年以前的唐朝前期,全国各州县即已有测报雨情水情的制度。
(1-57)陆羽评分饮用水水质
陆羽(~年)著《茶经》评分天下水质为20个等第,认为:“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按水源指出:“其山水,揀乳泉、石池浸流者上,”“其江水,取去人远者”次之(即在远离人烟而污染少的地点),井水属浅层地下水为下。通过煎茶用水,从味觉、嗅觉和水色等对饮用水的水质进行评价。
《茶经》
唐兴元元年(年)
(1-58)陕、豫、冀大早
据《新唐书·五行志》载:“兴元元年冬大旱,贞元元年(年)春旱无麦苗,至于八月旱甚,灞、滻将竭,井皆无水。”“春大饥,东都、河南、河北斗米千金,死者相枕。”即陕西、河南、河北于公元~年冬、春、夏至于秋连旱,大饥。
唐贞元八年(年)
(1-59)海河、淮河、长江中下游大水
据《旧唐书·五行志》载:贞元八年“秋,大雨,河南、河北、山南、江淮凡四十余州大水,漂溺死者二万余人。”《新唐书·五行志》载:“八年秋,自江淮及荆、襄、陈、宋至于河朔州四十余,大水,害稼,溺死者二万余人,漂没城郭庐舍。”“是岁,江南、淮西大水为灾”《旧唐书·奚陟传》)。“淮南、浙西州县大水,坏庐台,漂杀人”(《新房书·权德舆传》)。唐代山南东道、江南东、西道及淮南道,含今汉江、洞庭湖水系的大部分地区及长江中、下游干流支流流经的全部地区。
唐贞元十四年(年)
(1-60)水文地理专著《吐蕃黄河录》问世
据《新唐书·贾耽传》载:贾耽“乃绘布陇右、山南九州,具载河所经受为图。又以洮湟甘凉屯镇额籍,道里广狭,山险水原为别录六篇,河西戎之录四篇。”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黄河命名的水文地理专著《吐蕃黄河录》。
唐元和十年(年)
(1-61)柳宗元释水循环
屈原(约公元前~前年)在《天问篇》中,对自然现象和社会历史传说提出多个问题,表示质疑。柳宗元(~年)在所作《天对》中对屈原提出的这些问题均一一作了回答。如屈问“东流不溢,孰知其故?”(即江河向东流入大海,为何大海的水不见漫溢?)柳答:“东穷归墟,又环西盈。脉穴土区,而浊浊清清。坟垆燥疏,渗渴而升。充融有余,泄漏复行。器运浟浟,又何溢为?”(即水向东流入大海,海水蒸发成水汽上升,遇冷凝结,飘浮空中为云,又向西回归大陆上空下降为雨。填充在土壤孔隙里的水有浊有清。高地干燥的土壤,水渗入后便会上升蒸发。土壤水饱和以后便会产生径流,水流通过各种途径运行不停,最后注入大海,如此循环不已,海水又怎么会漫溢呢?)柳宗元正确地解答了多年前屈原提出的问题。他把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及海洋水的运动与水循环连系起来,推进了前人的认识。(《柳河东全集》,中国书店出版,年)
唐大和四年至八年(~年)
(1-62)长江中下游连年水患
据《旧日唐书·文宗纪》、《新唐书·五行志》分别记载:大和四年“夏,苏州、湖州水,坏六堤,入郡廓,溺庐井”,“江水溢,没舒州(治今潜山)太湖、宿松、望江三县民田数百户”;浙西(治今镇江)、宣歙(治今宣城)、江西(治今南昌)、山南东道(治今襄樊)、淮南(治今扬州)、江南(治今苏州)、荆襄(治今江陵)、鄂岳(治今鄂州)、湖南(治今长沙)“大水,皆害稼”。五年,“六月辛卯,苏、杭、湖南水害稼”;“是岁,淮南、浙江东西道、荆襄、鄂岳、剑南东川(治今三台)并水,害稼”。六年二月,苏、湖二州大水,太湖决溢。七年秋,浙西及扬、舒、庐、滁、和、宣等州“大水,害稼”。“冬十月,癸末朔,扬州江都等七县水,害稼。辛酉,润(治今镇江)、常、苏、湖四州水,害稼。”八年,“秋,江西及襄州水,害稼;蕲州(治今蕲春)湖水溢;滁州大水,溺万余户。”九月,“淮南、两浙、黔中(治今彭水)水为灾,民户流亡。”唐大和四年至八年,长江中下游连年大水。除大和六年仅太湖大水外,其余年份均涉及较大范围。
唐大和七年(年)
(1-63)它山堰的工程水文
浙江鄮县(今鄞县)县令王元暐创建它山堰。筑堰以前,海潮可沿甬江上溯到章溪,潮“来则沟澮皆盈,出则河港俱涸,田不可稼,人渴于饮。”为减轻鄞江水系旱涝灾害,县令选在鄞江上游章溪出山处的四明山与它山之间,用条石砌筑成上下各36级的拦河滚水坝,名为“它山堰”,作为阻咸引淡的渠首工程。堰上之水,平时七分入南塘河以供灌溉和城市用水,三分入奉化江以供通航;涝时三分入南塘河供水,七分入奉化江。另在灌区尾水上建三碶(即闸),涝时排泄河网余水,以防洪水涌入城市,旱期又可开闸纳淡,补充灌溉水源。至宋开庆元年(年),在宁波城内平桥下设立“水则”,据此水位可以推算各处水情,确定各闸开启时间,作为各闸控制运用的根据,使它山堰历经千余年仍在发挥引流、排洪、阻咸的重要作用。
它山堰堰坝
唐中和四年(年)
(1-64)江南大旱
据《新唐书·五行志》载:中和四年“江南大旱,饥,人相食。”唐代江南东、西道含长江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包括湖北东南部、湖南大部、江西全部、皖南、苏南及太湖流域。
来源:《中国水文志》
编辑:王佳琪杨思齐胡春凤赵久蓉
审核:陈培玲莫晓曼
扫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