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泥原来有这么多的特点

(一)唐、五代所用之印色,皆为白芨水、蜂蜜调制。

(二)宋初始见油印色。南宋油印渐多于水印。

(三)宋元时期,水色、蜜色、油色杂用。

(四)元代水印渐被淘汰,至明代完全绝迹。

(五)印色中何时开始加入绒、棉等胎骨填充剂,待考证。

南北朝时就出现了“朱印”的记载,当时制作印泥是将白芨水与朱砂搅拌,称“调朱”,制成“水印”,因朱砂不褪色,白芨水有黏固性,所以水印得到了广泛使用。但水印会流动和渗透,印文不清晰、遮盖性差,后来蜂蜜替代白芨水制做“蜜印”,更为黏稠,效果较好。一直到北宋,水印和蜜印都是主要的印泥形式。但水和蜜都难以使印文清晰、历时不晕,因此宋初出现了油印。

元人著《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最早记录了油印的制法,以朱砂为色料,蓖麻油为黏合剂制作。事实证明油比水、蜜更适宜制印泥,上等的油制印泥质地细腻,色泽沉着、历久弥新,冬不凝冻、夏不透油,钤盖后有立体感。

声明: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23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